“过去用人工收割,每亩地要3个人花一天时间才能干完,现在用收割机一天就能够收割20到30亩地,效率高了几十倍,还能够一次性完成作物的脱粒、集粮等过程,既节约了人工成本,又省时高效。”陈金城介绍。
建阳区莒口镇众农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着当地及周边乡镇的2万多亩稻田,负责人陈金城已年过六旬,和农机打了几十年的交道。
“还记得我们莒口第一家农机合作社创办的时候,全镇只有5台收割机,大大小小的农机加起来也不过四五十套,由于当时的农机技术不够成熟,使用起来不仅成本高,生产效率也得不到显著提升,许多农户还是以传统耕作方式为主。一晃十多年过去了,现如今机耕已经成为了主流,仅仅我们合作社就吸纳了社员100多名,拥有插秧机、收割机、旋耕机等各类农机300多台套,服务农户超过1700户,帮助管理土地600多亩。”
“我有三四十亩地,如今都托管给合作社了,耕、种、收都由他们来负责,我只要收钱就好了,省力又省心。”农户张剑兴笑着说,自己平日里忙于管理茶树菇,合作社提供的一条龙服务专业高效,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。
来到众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烘干房,刚刚收割完的稻谷被集中在这里,巨大的粮食烘干机正高速运转。
“既要藏粮于地,更要藏粮于技。随着农业机械的普及和更新换代,原先的生产工具从耕牛变成了‘铁牛’,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。而农机合作社的推广,也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了‘合伙人’,农业生产变得规模化、集约化、规范化。一些常年在外的村民也可以通过托管农田,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土地荒废的问题。”建阳区农业机械管理站相关负责人说。(张行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