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不是战争画面,却堪比战争激烈。
10月15日,陕西宝鸡岐山县正是玉米收割的季节,一大型机器正在收割,而一大群手提麻袋的男男女女紧紧跟着玉米收割机抢拾掉落的玉米。
这群人抢拾着,紧跟收割机,互相争拾,紧靠正在运作的收割机,存在很大危险隐患,同时主家也会损失大量玉米。
主家无奈只能劝离和驱赶,可无济于事,这群人和主家打开了游击战,你这边赶,我就去那边,就是不走。
于是,主家就把“加特林”烟花平放车上点燃,主人开车对着这群人,加特林燃放的璀璨烟花就犹如炮弹射向这群捡拾玉米的人群。烟花的燃爆声,四散奔逃的尖叫声,不是战争,却胜似战争场面。
估计“加特林”烟花也想不到:本应直立射向天空,绽放璀璨礼花,供人娱乐身心,烘托节日气氛的自己,居然还有驱赶人群,保护庄稼的功能。
捡拾庄稼,应该是在主家收割完庄稼以后,主家自己捡拾完后,或主家放弃捡拾,征得主家同意后去捡拾遗落到地里的庄稼,这样做无可厚非,也能为主家理解和接受。
而当捡拾变成了“强拾”,甚至是“抢拾”就太不应该了,像这种主家正用大型收割机在收割玉米,一大群人就手提肩背麻袋,紧跟收割机,不顾主家的劝阻和驱赶,互相争抢捡拾玉米,真的就太不应该了。
近年来,因抢拾玉米,被正在作业的机器碰伤致残,甚至出现人命的事件屡有发生。
因此,主家虽然开车燃放“加特林”烟花驱赶捡拾者,这种方法虽然过激,但也情有可原,实属无奈。
捡拾庄稼本是咱农民勤俭节约,讲究颗粒归仓的一种品质,可一旦演变为成群结队的“强拾”、“抢拾”,这性质多多少少就变了味,甚至变了质。
此风不可长。有关部门也真应该出台措施,组织人员,管管这些捡拾者了。
对此,友友们怎么看